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之推(~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年齐亡人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以后完成。
颜之推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但他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在年逾六十的一生中,“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又死在南北统一之后的隋开皇年间,所以经验、阅历都较丰富,非南朝或北朝局促一隅的高门士族所可比拟。该书虽流露一些迂腐观点,但也包含不少有关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的细致的观察和通达的议论。书中记载的许多情况,有很高史料价值。诸如对南北士族风尚的异同、治学为文之方法,乃至语言杂艺都进行比较,求其得失。谈到梁代子弟之脆弱、邺下读书人教子之方法,以及江南侨姓之未有力田等等,都是密切有关南北朝史事的。《书证》、《音辞》两篇,反映了颜之推的学术成就。注释该书的,有今人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周法高《颜氏家训汇注》。该书有邓嗣禹的英文译本。
《洛阳伽蓝记》
南北朝时期记述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废的地志。东魏阳(或作杨、羊)街之撰,五卷。街之,北平郡(今河北卢龙)人,历官抚军府司马、期城郡太守、秘书监。东魏迁都邺城后,武定五年()他重到洛阳,看到那里受东西魏战争的破坏,“城敦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深有感慨,于是著此书追忆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之后洛阳的繁盛景况。由于他一向反对佛教度僧建寺和贵族施舍浪费,认为影响国家赋役和兵力来源,因而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王公贵人的奢侈,寓有讥刺之意。该书采用分别正文与注文的体裁,注文依照佛教经典合本子注格式,兼载不同诸说。全书依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余所著名寺院为纲,兼及所在里巷、方位乃至名胜古迹,牵连叙述有关史实。书中描述了寺院的规模,谈到施主和许多遗闻轶事。从中可以考见孝文帝迁洛至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乃至外商来洛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许多。方面,保存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第五卷在闻义里敦煌人宋云宅下,收录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记载宋云去天竺的行程,尤为研究中印交通的宝贵资料。作为文学作品,该书也有其价值。
注释该书的,有吴若准《洛阳伽蓝记集征》、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该书有王伊同的英文译本。
《齐民要术》
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农书。东魏贾思勰撰。十卷,九十二篇,又有自序和杂说各一篇。思勰事迹无考,各本皆题高阳太守。从书中内容的下限年代看,撰成当在东魏武定二年()以后(一说为~之间)。自序说“今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说明作者是总结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写成的。全书援引古籍近二百种,所引《氾胜之书》、《四民月令》等汉晋以来很有价值的农书现都已失传,后入主要从本书中加以辑录。书中举凡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鱼类的饲养,酒、酱、醋、豉脯、羹、臛(肉羹)、(泡菜)、饼、饭、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笔墨的方法等,都有论述。最后列举“非中国(指中原)物”,亦即北方不生产的蔬菜、瓜果的名称。该书总结了世纪以前中国北部黄、淮地区农业、畜牧业的生产经验,主要如防旱保墒、选种和培植良种、轮作和绿肥作物栽培等,并提出农业生产应当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因素,生产过程中要抓紧各个环节的原理。《齐民要术》是《氾胜之书》以后内容更为丰富的一部农书,也是研究北朝时期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注释该书的,有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
《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