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酒泉KTV招聘网 > 酒泉热点资讯 > 酒泉励志/美文 >  节上坎()下兑()坎为水兑为泽象“泽上有水”水在泽上流是盈溢

节上坎()下兑()坎为水兑为泽象“泽上有水”水在泽上流是盈溢

2022-07-03 15:18:19 发布 浏览 639 次

节,上坎()下兑(),坎为水,兑为泽,象“泽上有水”。水在泽上流,是盈溢之患,必加节制,故卦名“节”。君子观节制泽水之象,为制定礼仪制度以节制贵贱,评议道德行为以规范善德,务使贵贱有节,不致越出轨范。数度:数目和长短度量,引申为节制尊卑的礼仪、规范。

中孚,上巽()下兑(),巽为风,兑为泽,象“泽上有风”。风吹泽水,狂风起狂澜,微风起微波,诚信无差,是“中孚”之意。中孚,信也。君子观此象以折狱,则当决狱之先,周详审议;若决死刑,缓死复审,务求信实,使受刑者诚心伏罪。若罚不当罪,必难服众。

小过,上震()下艮(),震为雷,艮为山,象“山上有雷”。山上响雷,山谷回响,其响声稍为过于正常,故卦名“小过”。君子观小过之象,当知有的小过并不为过的意义,行为少许恭谨过人,居丧少许悲哀过人,费用少许节俭过人,虽为小过,反可获得人们的称赞。

既济,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象“水在火上”。以水灭火,火必熄;以火煮水中之物,物必熟,故为“既济”之象。既济,渡河已完成,引申为成功。君子观“水在火上”之象,当思有两种坏的可能性,水大于火则火被扑灭,火大于水则水被烧干,当知其祸患而预防之,乃可达到既济的目的。

未济,上离()下坎(),离为火,坎为水,呈“火在水上”之象。火性炎上,水性润下,水火背道而驰,不相交感,未能济物,故卦名“未济”。未济,意味着事物未获成功。君子观此象,当思前途多阻,应审慎地分辨事物的特性及其所居的位置,采取妥善措施加以引导,争取好的前途。方:方所,位置。

下经《大象传》三十四节,按其基本内容,大致论及如下诸方面:

一、要求封建统治者以身作则,建立并施行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以维护封建统治。要“正位凝命”(《鼎》),“制历明时”(《革》),“施命诰四方”(《姤》),使人民有所遵循。要“制数度,议德行”(《节》),建立节制社会等级的标准,还要有“施禄及下”(《夬》)、“用晦而明”(《明夷》)的统治手段,争取人心,安定政局。

二、阶级斗争不能不使用刑罚,要求统治者一定要慎重用刑,要在用刑过程中采取宽大政策。主张“折狱致刑”(《丰》),但需“慎用刑,不留狱”(《旅》),要考虑“赦过宥罪”(《解》)以缓和阶级矛盾,甚至执行“议狱,缓死”(《中孚》)的审慎措施,以防滥施刑罚而激化矛盾。

三、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注意社会治安问题,保障人民的安定生活。主张“居贤德,善俗”(《渐》),提倡“劳民,劝相”(《井》),勤劳生产,相互扶持;要“除戎器,戒不虞”(《萃》),“思患而豫防之”(《既济》);倡导“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小过》),以保持恭敬有礼,朴实节俭的社会风气。

四、下经《大象传》用更多篇幅论述个人修身处世原则,认为加强封建统冶者的道德修养,是治理社会,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主张“反身修德”(《蹇》),“惩忿窒欲”(《损》),“非礼弗履”(《大壮》),提倡“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要求“远小人”(《遯》),“以虚受人”(《咸》),认为做一个正人君子,必须“自昭明德”(《晋》),“立不易方”(《恒》),要做到“言有物,行有恒”(《家人》)。

系辞上传

【释名】

《系辞》约形成于战国中期至晚期,分上、下传,是对《易经》的通论。《易经》本为西周、春秋时期流行的占筮之书,其结构特殊,迥异于《诗》、《书》,有文字(卦爻辞),又有符号(卦画),二者自成系统而又密不可分。《杂卦》、《说卦》、《序卦》、《文言》、《象》、《彖》诸传各自从不同侧面对之进行了阐明与发挥。《系辞》则不仅保留了以上诸传所论之长,而且站在当时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最高水准之上,以高屋建瓴之势,畅论了天、地、人三材之道。《系辞》既从分析的角度上牢牢把握了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又从综合的意义上阐叙了天、地、人三材的统一性,广泛探讨了客观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

《系辞》把《易经》当作是可以“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宇宙模型,并对这个模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深刻的象征意蕴,进行了充分的扩展与发挥。《系辞》在阐发《易经》宇宙模型的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先秦哲学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哲学范畴与命题,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哲学范畴系统,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石。《系辞》以太极演化论作为一条主线,将宇宙演化过程划分为太极(浑沦为一之元气)、两仪(阴阳、乾坤、天地)、四象(春、夏、秋、冬,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八卦(万物)四个阶段。在太极阶段,阴阳未分,元气缊浑沦为一。缊促成太极解体,分而为阴阳、天地,在《易》以乾坤模拟之。阴阳有交感、阖辟、动静,于是有生化、生生,相遇相推,四象因之而成。四象有逆向之变与顺向之通,变通以成万物。八卦模拟万物,重而为六十四,以象万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推而广之,这个太极演化的四阶段论可以概括一切事物生长演化的一般过程,故后世学者有云:人人一太极,事事一太极。在这条主线的基础上,《系辞》又作出许多辅助线,以说明宇宙观与方法论的一般原理。如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提出形、象、体、物、器等相近而有别的概念;又有类、刚柔、象数、久大、易等概念,说明事物之间种类、性质、数量、时空、变易等关系。在探讨事物运动的内在原因上,提出了道与器、神与化等范畴,探讨了决定事物运动及其轨迹的内在作用力。在认识论上,《系辞》提出了仰观俯察、体(悟)、言行、象(拟)、易简、言象意、化裁、推行等范畴,以及知几、知来、知神等以前民用的预测理论。《系辞》的哲学体系,远非古希腊罗马哲学所能比拟,不仅就其哲学体系的成熟程度说是如此,而且就其所包容的科学知识来说亦是如此。当然,由于历史与时代的局限,《系辞》的哲学仍然是一种朴素形态的哲学,是一种成熟了的朴素哲学。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说,人类今天所获得的各种科学成就,《周易》早就有了。更何况其中尚有不少糟粕,应当谨慎地一一加以剔除。

《系辞》在汉代被称为《易大传》。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系辞》已分为上下篇,篇首顶端以黑色方块为记。今本《系辞》之文字顺序依晋人韩康伯所注《系辞》为准,韩本未分章节,从文义看错简漏文甚为严重,有待帛书《系辞》公布后重加整理。汉代诸《易》学大家,对《系辞》上、下传之分章,并无一成不变之格。《正义》云:“周氏云:天尊地卑为第一章,圣人设卦观象为第二章,彖者言乎象者为第三章,精气为物为第四章,显诸仁藏诸用为第五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为第六章,初六籍用白茅为第七章,大衍之数为第八章,子曰知变化之道为第九章,天一地二为第十章,是故易有太极为第十一章,子曰书不尽言为第十二章。马季长、荀爽、姚信等,又分白茅章后,取负且乘更为别章,成十三章。……虞翻分为十一章。”此上传分章情况。下传分章,亦是“诸儒不同。刘为十二章,……周氏庄氏并为九章”。唐人孔颖达著《周易正义》,《系辞》用韩注,并依韩本文字顺序,从周氏《系辞》注分章,得上传十二章,下传九章。南宋朱熹著《周易本义》,分上传为十二章,下传为十二章,对明显错简有一处更动。今人高亨著《周易大传今注》,分上传为十三章,下传为十二章。本书基本以韩注本文字顺序为依据,对明显错简略有更动。得上传九章,下传六章,非刻意求“用九”、“用六”之意,因其自然而已矣。分章参照《正义》与《本义》,分段参照来知德《易经集注》。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